2010年11月18日 星期四

無念

世間人,法無定法,然後知非法法也;
天下事,了猶未了,何妨以不了了之。

風來疏竹,風去而竹不留聲
雁度寒潭,雁去而潭不留影
萬象皆來去無蹤,過眼雲煙罷了
柴濕,則長菇;油盡,即燈枯
生老病死乃人生必經之階段
時辰一到,雙腿一伸..
故生命短暫,人要活在當下

離別,總讓人堅強
雖然想放棄,但請別忘記
這就是人生吧
就著一點時差,即能改變人生
如果能早五分鐘出門、如果車能再開快一點..
如果..如果...很多的如果,這樣說就沒完沒了了
這就和談戀愛一樣:相遇總是偶然,而戀愛總是沒有道理的
若想繼續往前走的話,就得學會放棄和果斷!

有學者說和記憶最深層的結合是味道
我也曾經思考過一個問題
人覺得一個東西好吃,事實上嗅覺比味覺占更大的比重
所以像狗這樣嗅覺靈敏的生物,在飲食上是遠比我們快樂的
這樣的想法到底對不對?如果錯了,錯在那裡?

嘗言,無德無能,無霜亦無塵
其實塵外心內,常拂之,心淨無塵;塵內心外,常剝之,無塵無心
心中有塵,塵本是心,何畏心中塵,無塵亦無心
正如慧能禪師所言,仁者心動;又如道家所說,道可道非常道。
道理都是一樣的。

佛家講究萬物在心,追求修世;道家講究無牽無掛,追求避世
但推崇的還是天主教的入世;可也有前輩指點大隱於世
佛家想超脫今世,道家則是修行今世
追究其原理都是一種修行,深別於西方教義
而所謂超脫,不是刻意的尋求,主旨在心

心本無塵,塵即是心;無心無塵,人便死寂
故何為法!?

1 則留言:

  1. 花開並蒂來有因
    無心結果自然成
    佛性無分賢與痴
    道性隨緣是向前

    一切萬象為假象
    藉假修真,法無常法是也

    一切實像為真心
    藉真悟假,因果自然無所遁形是也

    萬法皆空,因果不空
    結善緣,種善因,種智慧果
    則情緣如君子交,雖淡如水
    雋永悠長是也~

    尋ㄟ得知乎?

    回覆刪除